|
|
情緒管理
“我最近總是控制不住想發脾氣,一點小事就讓我憤怒不已,甚至失眠……”
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?情緒像脫韁的野馬,難以控制,最終傷人傷己。
情緒失控,真的只是“脾氣不好”嗎?
其實不然。情緒,是我們對外界刺激的一種自然反應,它本身并無好壞之分。然而,當情緒失控,就會像洪水猛獸,吞噬我們的理智,影響我們的生活。
為什么我們會情緒失控?
生理因素: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,所有焦慮情緒產生的源頭,都來自于大腦中形似杏仁的腦組織——杏仁核。睡眠不足、飲食不規律、荷爾蒙變化等都會導致杏仁核對負面刺激做出過度反應。
心理因素: 壓力過大、焦慮抑郁、童年創傷等都會導致情緒敏感易怒。
環境因素: 人際關系緊張、工作環境壓抑等都會成為情緒失控的導火索。
情緒失控的危害,比你想象的更嚴重!
影響人際關系: 情緒失控容易傷害他人,破壞人際關系。
損害身心健康: 曾經有醫生說,世界上90%的疾病都是情緒疾病,長期情緒失控會導致失眠、焦慮、抑郁等心理問題,甚至引發身體疾病。
阻礙個人發展: 情緒失控會影響判斷力、決策力,阻礙個人成長和發展。
如何做情緒的主人?心理學教你幾招!
1. 覺察情緒,按下暫停鍵
當情緒來襲時,不要急于做出反應,先停下來,深呼吸,感受自己的情緒。
嘗試給情緒命名,是憤怒、悲傷、恐懼,還是焦慮?
覺察情緒背后的原因,是什么引發了你的情緒?
2. 接納情緒,與它和平共處
不要試圖壓抑或否認自己的情緒,接納它的存在。
告訴自己,有情緒是正常的,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波動。
嘗試與情緒對話,理解它想傳達的信息。
3. 表達情緒,找到健康的宣泄方式
與信任的人傾訴,表達你的感受和想法。
通過寫日記、繪畫、運動等方式宣泄情緒。
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幫助,學習更有效的情緒管理技巧。
4. 調整認知,改變思維方式
識別不合理的信念,例如“我必須完美”、“所有人都應該喜歡我”。
用更積極、理性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。
練習正念冥想,提升情緒覺察力和調節能力。
5. 關愛自己,提升情緒免疫力
保證充足的睡眠,均衡的飲食,規律的運動。
發展興趣愛好,豐富生活內容。
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,獲得社會支持。
孔子曰:“不遷怒,不貳過。” 遇事不遷怒于人,不重復同樣的錯誤,保持平和的心態,才能受益無窮。情緒管理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,不要期待一蹴而就。當你開始覺察、接納、表達、調整、關愛自己,你就已經在成為情緒主人的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!
推薦幾本情緒管理的好書:
《重塑杏仁核》是一本與情緒修復腦科學相關的書籍,也是打破焦慮循環訓練強大內心的自救手冊。
《伯恩斯新情緒療法》,書中詳細介紹了通過改變這些認知模式來緩解抑郁情緒的方法。
《情緒急救》這本書就像一個貼心的情緒急救箱,為我們提供了應對 7 種常見負面情緒的策略和方法。
《少有人走的路 4:在焦慮的年代獲得精神的成長》通過自我覺察,我們能夠更加敏銳地感知到自己內心的情緒變化,了解情緒產生的根源。
《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》書中深入分析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的煩躁、生氣、抑郁、內疚等情緒的成因。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注冊
x
|